2024-12-31 诗人 0
高珩(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),始祖高全十世孙,字葱佩,号念东,晚号紫霞道人,山东淄川人。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,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,年八十六岁。明崇祯十六年(公元一三年)进士。选翰林院庶吉士。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,升国子监祭酒,后晋吏部左侍郎、刑部左侍郎。珩工诗,体近元、白,生平所著,不下万篇。著有《劝善》诸书及《栖云阁集》。有《栖霎阁诗》十六卷,为赵执信所编;拾遗三卷,为宋弼所辑,《四库总目》并传于世。
蒲松龄是高珩侄女的舅父,所以高称蒲为亲家。蒲松龄醉心科举,但屡试不第(七十一岁方为贡生),仕途失意,穷困潦倒。高珩将他推荐给毕际友家(淄川西铺村,其父毕自严曾任明朝户部尚书)私塾任教授徒。其间,高蒲二人诗书往来频繁。而《聊斋志异》的成书也是在毕家学馆内完成的。
高珩对蒲松龄最直接的帮助是为《聊斋志异》写序。康熙十八年,《聊斋志异》初步成书的时候,高珩给书写了一个序。序中说,当时的社会“江河日下,人鬼颇同”,认同蒲松龄运用鬼魂的形式来写社会。“吾愿读书之士,揽此奇文,须深慧业,眼光如电,墙壁皆通,能知作者之意。”
高珩还将《聊斋志异》的初稿带入宫内广为传阅,对《聊斋志异》的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蒲松龄还曾写过俚曲《琴瑟乐》,高珩也为它写了跋。
蒲松龄是高珩侄女的舅父,所以高称蒲为亲家。蒲松龄醉心科举,但屡试不第(七十一岁方为贡生),仕途失意,穷困潦倒。高珩将他推荐给毕际友家(淄川西铺村,其父毕自严曾任明朝户部尚书)私塾任教授徒。其间,高蒲二人诗书往来频繁。而《聊斋志异》的成书也是在毕家学馆内完成的。
高珩对蒲松龄最直接的帮助是为《聊斋志异》写序。康熙十八年,《聊斋志异》初步成书的时候,高珩给书写了一个序。序中说,当时的社会“江河日下,人鬼颇同”,认同蒲松龄运用鬼魂的形式来写社会。“吾愿读书之士,揽此奇文,须深慧业,眼光如电,墙壁皆通,能知作者之意。”
高珩还将《聊斋志异》的初稿带入宫内广为传阅,对《聊斋志异》的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蒲松龄还曾写过俚曲《琴瑟乐》,高珩也为它写了跋。